中国房地产“黄金十年”已然过去,存量时代已经来临,资本的关注焦点有所转移,投资方式和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以房地产资产作为底层资产的资产证券化和REITS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的角色。
虽然REITs将迎来巨大的政策红利风口,但公募开展相关业务却尚未推出。公募REITs何时才能落地?房企还可以通过怎样的创新方式来扩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本期China Now嘉宾—— 中联基金不动产金融部总监李金荣,为你分享中联基金在REITs方面的经验,展望房企多种融资渠道的可能性。
房企可尝试资产证券化等多渠道融资
李金荣:近期从和开发商沟通的过程中也感受的到,传统的融资渠道,不管是开发还是建设、销售这几个环节都遇到了一些融资上的一些困难或者说受到政策上的一些影响。
但实际上,金融机构可以给他开发商提供更广阔的一些思路。从2017年开始,在监管层面,对开发企业响应政策号召而做证券化的产品,给出了政策上的支持。
这两年(不动产类REITs)在产品规模和发行上也做了一个爆发性的增长,从开发商的角度上来讲,应该去多拓宽一些思路。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开发融资渠道,应该更好地利用好自己存量的资产。
中联基金推出了租赁住房类REITs获批
李金荣:去年我们联合保利地产在上交所发行的租赁住房储架式的REITS产品,这在当时整个资本市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为过往的REITs产品都是一事一议一报批。
而储架式的产品是针对持有丰富资产储备资源的主体,以相对标准化的产品去复制的。储架式的话他和本身在产品模式上和以往的证券化产品是有一些区别的。
它更偏向于我们未来展望中的公募REITS的产品结构,它是一个可以长大的REITS产品。
公募REITs落地渐近?
李金荣:公募REITS它在产品的价值上有多重的价值,给开发商企业提供退出的渠道,以往的开发商只能在市场上通过销售的方式使自己的存量商品去销售去化,实现回款。
但这种方式可能对房地产二级市场的冲击比较大,而公募REITS,它通过机构的投资者,集合个人投资者的资金,间接投资存量的商品房,不会把这些房屋拿到二级市场上去冲击二级市场。这样起到稳定和平衡市场的作用。
同时它也能给个人投资者特别是那些炒房的投资人,以前只能在市场上去买房子,以后他可以去买一些证券化的产品间接的去享受到不动产增值的收益。也是给个人投资者增加了一个投资的工具。公募REITs是一个很期待的产品。